【专访】数禧科技CEO贾琪:我还年轻,我要养护一片森林



本文为专访数禧科技创始人兼CEO贾琪先生的真实全纪录,主要内容包含:1、告别繁华,白手起家,真正理解行业的需求;2、执行项目之前充分沟通,比客户想得更多一些;3、了解客户的业务模式,让技术与业务双能驱动;4、资产管理离不开人的服务,智能投顾在国内尚需时日......

总共8个问题的问答,内容详实干货满满,阅读全文预计需要约15分钟。

贾琪

数禧科技创始人、CEO

贾琪先生本科与研究生均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亲历者与建设者,是十数年金融科技发展的见证者与推动人。在创业数禧科技之前,贾琪曾先后在中金在线任CTO与诺亚财富任CIO。数禧科技专业为财富和资管机构构建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为金融机构客户提供包括资产管理、产品研发存续,客户经营和交易运营的技术系统与数据咨询服务。
1、您在业内可以说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了,在中金在线和诺亚财富都是技术负责人,那您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机缘想到要自己出来创业的呢?

我在金融机构里面作为技术负责人服务了大概十年时间,但是我觉得自己的根子还是一个技术人员,我还是更喜欢用技术手段去解决问题。但毕竟供职的不是技术专业公司,其实很多方面的理想实现、观察思考、着力点还是比较薄弱,基于这些原因,我觉得我还是更愿意做个技术公司施展一下,这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的话,无论是中金在线还是诺亚财富,在我的供职期间,我恪尽职守、全力以赴帮这两家机构做到的排头兵的位置。这里面贡献也做了一些,但是有一个局限,可能不管这棵树有多么大,但总归你还是围绕这颗树本身在做操作。我自己感觉就好像一开始的工作开创性会强一点,从0到1,到后面从99到100、99到105,这个事情的重要性相对就下去了,但是时间还是这么过去,觉得和我自己的理想不太一样,我还是一个比较喜欢接受挑战的人。一个大的架构建起来后,你做的东西只有一家机构在用,你所有的需求来源都是这家机构的熟面孔去做一些事情,那么你的工作本身带来的挑战和刺激就会小很多。

第三点就是我非常看好财富资管这个行业。我在诺亚的时候也经常被派到天南海北去谈一些股权合作,去考察美国、香港、新加坡、国内的一些好的金融科技结合的比较紧密、驱动力做得比较好的机构,也得到很多启发。因为种种原因,最后也没有达成合作,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大行业、大的趋势来看,这里面有非常好的机会,从服务一棵树可以变成服务一片森林,可以变成服务森林所相关的土壤和生态环境,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大的空间,这也是个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也好、各项模式也好,特别好的施展的空间,我总归是希望在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

虽然我一直认为诺亚待我不薄,我也非常感恩,离开以后也不会做一毛钱有损于诺亚利益的事情,但我还是觉得这是我自己的个人选择,我还是喜欢做这样一件事,我对这个行业也非常看好,无论是从与成熟市场的未来对标比起来还是中国现在需求没有被满足的程度和整个从业机构所处于的原始状态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业来建立一个很好的未来机会,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这个机会,这是促使我离开诺亚创业的原因。离开诺亚的时候我就想我再也不会去甲方做,因为高度也足够了,我的道路一定是自己来创业,趁着自己还年轻嘛。

2、前面您提到财富管理行业对技术需求这一点是在逐渐增长的,您是什么时候创立的数禧科技?这些年您为多少机构提供了服务呢?

我们的工商注册是2016年1月完成的,刚离开诺亚的时候做了一些技术工作,没有直接到金融领域,所以真正开展应该是2015年左右。老实说我离开诺亚是独自走的,没有带走一个员工、一张文档、一行代码。

我最早遇到天使客户的时候,这个天使客户也是后来在纽交所上市的钜派 。我明确跟人家说,我只有自己这个脑子和对行业的认知,没有什么现成的,我得白手起家。我们的天使客户支持说,白手起家就白手起家嘛,我们认可真正理解这个行业、真正做事情的。包括早几家客户其实我都蛮感激的,他知道我手上没有东西,代码都得重新做起来,重新去理解。

如果说我总是用这种成功者最高的观点来看的话,你可能会把这个市场看得比较低一点,或者角度比较不同。我正好是从行业的平均值甚至是旁观的位置上来看这个点的话,我对大家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会需要解决什么东西,会更加清楚一点,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驱动力和着眼点。这就更贴合实际,不会发出“何不食肉糜”的感慨。你自己白手起家你也会理解初创公司的痛,反而在成功的公司里,你不要想这个很简单嘛,那个很容易嘛,因为已经有无数的积累,现在我们把它重新构建起来。

从2016、17年起,公司在加速成长,2016年我们把整个场景体系都完善了,因为你要覆盖很多面。老实说一开始你想铺N个大摊子不太现实,我一直也认为任何一个东西都不能被催熟。如果2016年有人给你几个亿让你一夜之间把这事干起来,这是不行的,一个人60分钟能挖一个坑,60个人一分钟是挖不了一个坑的,有时候时间是很重要的。

到2017年产品成熟后就开始大量推广,在资产端机构包括财富机构,还有各种各样资金端机构包括行业的证券、保险相关的资产管理机构不断推广,现在我们已经服务了100多家机构。我们自己有一个机构画像图,横轴是机构年化募集能力,纵轴是它对市场的乐观程度。这个轴是我们去年加出来的,有的人面对这个市场是乐观扩张的,有的人决定保守经营,有的人是要转行退出。任何时候都有这样的机构存在,有的机构做得很好突然激流勇退了;有的机构决定我既不多干也不少干,守住我的菜园子就好;有的机构要继续投入。大家都不同,观点也不能苛求。同时它整体的理财师的规模,理财师的人数往往决定它的规模,因为中台的比例恒定的。它所发售的资产、所发售资产的配比,它是卖股权、PE还是证券、保险等,我们做了一个画像。

我们已服务的客户都是大型和中型以及态度比较积极的100多家机构,当然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越乐观的机构增长的越好,也有一些小型的和中型的,甚至有一些经营过程中纠结过的机构,我们也给了最大的支持。现在我们在2018年主要的一个点还是向中小机构,这些公司实力还不是很强,它有一些独特的资源优势、资产优势或者客户优势,但是它缺乏能力自己扩张,或者想要把完整的体系搭建起来需要的人才优势、风控、安全管理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相对较差。我们就起到为他们赋能的作用,帮他们把这件事情办了,用技术手段尽量解决到、解决好这些问题,让你不至于今天缺这个、明天缺那个,开不了张。

3、在您服务的客户当中,您记忆最深刻的,或者说哪一个case让你觉得比较有挑战、比较有难度?

记忆比较深刻的是最早起步的时候,我还好一点至少有一些经验,我的团队从技术能力、业务能力都是在学习过程中,从零起步把它做起来,做成行业最好的。我们的产品领域在这个行业是公认最好的,没有之一。

做得比较难忘、比较挣扎、痛苦的,我们做到2017年的时候,面临这样一个点,我们有的客户他的业务雄心超过了他实际能力,他在大肆扩张,他在IT上特别肯花钱,钱不是问题的这种感觉。

我们当时比较担心,因为项目实施是有周期的,你可能架构搭好、体系搭好,但是你的业务不会往这个方向去走,或者你的业务开展可能不尽如人意。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在收款、付款上可能会有点问题。但这并不是我最担心的,我最担心的是他的过度雄心会导致心理落差,这是我很担忧的。

所以在谈项目之前,对方急着签合同,赶紧干,赶紧上,但是我们仍然花了很多时间在合同前,跟他反复讨论他的蓝图、构想,甚至建议他们引入外脑,引入战略股东,引入很多人,反复讨论,从目标到路径,到业务模式,可能遇到的潜在风险做了一些讨论,让他们能清楚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个其实是很重要的。

这个项目是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因为在启动之后,我还有我们高层一直在密切关注这个产品项目的过程,因为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到市场变化可能对他产生的影响。最后也挺高兴,因为首先客户足额支付所有款项,这是很大一笔钱。

其次他在这个过程的确遇到了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销售的人不好招,我估计这是所有财富管理公司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是销售不好招,严格管理是贯彻不下去的,因为这是你惹不起人。皇帝不差饿兵,找不着人你就管不住嘛。你的KPI管理和你的激励方式就会发生变化。此外有些部门和业务方向的人选不能很好到位的话也会导致你想从事的业务板块发展会低于你的预期,发展低于预期但是你生意还得做、工资还得发,你怎么办呢,你就采取一些变通办法去做这件事。

这件事情的灵活度,对这件事情的理解和前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觉得是比较重要的。老实说当时使出浑身解数来对待这个痛苦的项目,甚至它的风险不是来自技术上,更多是来自业务技术双能驱动过程中,有时业务跑得快,有时技术跑得快,不是那么平衡的,世界上没有这么完美的平衡。

这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好处是第一客户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他们做得非常开心,应该说在去年比较逆势的一家,大家形势整体向下他们做得却比较好,当然可能没他原先设想的那么高,他已经是行业里的佼佼者了很开心,也没有踩雷,各方面该要的都要到了,该募集的都募集到了,一直在增长,而且新的项目很多东西都是在良好的过程中,这跟良好的管理和一个有力的架构是分不开的。

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以前有我们的员工很担心过度跟客户纠结在业务讨论过程中会不会浪费时间,搞IT的人最喜欢你告诉我,一是一,二是二,一加一等于二,我开干了,我给你弄一个一加一等于二的机器出来。最怕的是不知道是几,空格加空格等于空格,说大家坐下来研究空格上填什么,这可能跟你的东西就没有关系了。但是实际上并不然,甚至很多客户强烈要求我们同事参加他们的风控会,连续参加了半年,他的所有产品风控,包括他的立项、投决的所有的主观要素、客观要素、环境要素、数据分析基准,都跟我们做了非常详细的分析,也是基于信任,因为我们是为他们考量这些事情。

带来的好处就是第一我们员工的成长,他们以后去看市场上同类项目,你这个生意怎么做的我可以讲个子丑寅卯,不光是IT的问题,沟通就很顺畅,跟很多客户聊对方的业务部门,我们一般很少跟IT部门对接,主要是跟业务部门以及跟企业的决策人对接,因为他要关心这个是解决什么问题。另外一方面的话,我们也深入理解了资产和产品市场的很多东西,为我们后续进行数据建模和整体基于数据的数字化的体系打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你要如何像一个产品经理一样理解产品,像一个存续经理一样理解产品的投中、投后,像一个FA、财务顾问或者说投行业务去了解底层基础资产的构成、运作、现金流和测算模式,包括风控的一些量化模型,一些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以及业务因素都会做很好地加持。

我觉得辛苦归辛苦,痛苦归痛苦,风险的担忧归风险的担忧,这几样事情永远会存在,关键是你在这里面能不能学到什么东西,得到什么提升。否则大家浪费时间在这上面,钱毕竟是小事,在这段时间里浪费了时间、机遇,别人会变得更好,你还原地踏步,这就很傻。所以这件事给我们的触动是很大的,但当时身在局中,还是有痛苦有纠结的,但对我们的帮助却非常大。

4、现在我们看到要给金融公司、财富机构提供技术服务这样类型的机构、公司也蛮多的,在这样一个感觉是战国时期的局面下,数禧科技是通过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

这个行业我还比较了解,它主要有几种。第一种是纯粹IT公司,或者说是做CRM起家,无论是做传统CRM还是在线CRM,比方说传统CRMXXX在线CRM后续发展起来的无论是 XXX都曾经踏入过这个行业,后来的XXX都进入过这个行业。他们进入这个行业跟金融没关系,甚至他自己公司所有业务里面金融部分的公司或者财务管理只是他所有客户中的一小部分,这批人是最先失败的。

原因是什么,其实搞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话,业务深度还是比较深的,如果不去理解的话你就面临两条路,一种你拿一个一般性的东西靠销售去坑蒙拐骗偷,忽悠了客户就算了;另外一种办法就是既然不会我就学习,付出学习成本来做这个事。第一条路我们暂且不说,你出来混还是要还的。第二条路面临一个决策的纠结,如果你要去做这个事情,你的力量、经历投入不会太小,而且你恐怕得大量招募这个行业里的专业人士,但是像这样的公司要服务各种各样卖花盆的、卖水的、卖烟灰缸的,又要服务卖金融的,但我就在这一个上面投入这么多,产出却未必有那么多,这对他来说不是个好生意。也有过做尝试的,做了以后做得不上不下的有,主动退出的也有,所以这件事很快就下去了。

另外一类是做金融IT起家的,非常典型的就是恒生和我们 ,无论从创始人还是从团队还是整个公司的基因,第一是专做金融相关的东西,第二是专门在金融上做技术,而不是做金融业务。因为很多人技术做得好,忍不住要去干业务,我原来在诺亚的时候IT手下很多人后来都去做业务工作了,其实我个人不是特别赞成,我觉得金融科技已经很大的一碗饭了,你不用盯着管理费分成、carry分成、佣金里面的比例我个人不赞成,我觉得科技的东西更有价值、更有普适性。而且你涉足金融也不尊重客户,愧对信任。

做一个公司你就会泡在一个公司里面,你如果做一个全行业你需要有眼光。这是第二类,我们觉得比较好,所以我们很尊重XX。虽然行业对他们是很有意见的,天下苦XX久矣,因为他一家垄断了长时间,另外一个,自身成本高了以后,他的很多服务、产品僵化度,他要考虑成本,市场灵活性,市场化程度已经很低了,从我们角度来说,我们正好是在这个过程中跳出来遇上XX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是大踏步往前进在做这件事。

还有第三种是装样子的,这些人可能也是从财务管理公司出来的,名义上是做技术的,实际上是在干飞单业务、线上财富管理,但是他们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在监管体系下一眼就看出来你是卖产品、卖C端,这可能就按照一个金融公司来监管你而不是技术公司;第二人家也会看到你的司马昭之心,人家也不傻。比较典型的像XXX他干了很多年飞单,扬言要做机构业务,给机构卖人情,在上海跑了一圈、深圳跑一圈、北京跑一圈,人傻钱多,四处拿钱。但据我了解,现在还没有一家敢用他们系统。我用一下你的系统,我的客户变成你的客户。像这样对金融本身这个行业和规律不够尊重,你想忽悠人,是不对的。

最后一种就是有很多干不下去快要歇菜的技术形态公司,以前可能是做普惠金融、P2P的,现在主营业务不能干的,他就仰仗技术团队,通通下海去做机构服务,这是被迫下海。我认为如果他们主营业务还允许他们继续坑老百姓,他也不会跑到这个行业里来。不然他坑了老百姓要被抓起来,他就跑过来换个角度说我们去坑机构,这种特别多,最近起来的都是这种类型。

真正理解业务和技术双能驱动的、立足基础又是不眼红金融这个钱的我觉得是个好团队和有价值的团队也是能长期走下去的。很多人说P2P现在又可以干了,这些人立马又回去了,本身就是来回投机,所以说不足为虑。大浪淘沙,XX经历了多少个金融周期下来的,坚持在做技术,这是值得尊敬的,所以我们更像是这样的公司,我们往上走也是有一个比较大的市场空间。

机构找供应商主要理解和信任,这是最关键的,不是靠你吹牛。这个世界上干这个行业的人都很会做市场,吹牛谁都会,穿破这个牛皮后看你到底是干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5、有很多人在网上说人工智能未来五到十年,可能会替代人脑去做理财这件事,理财师有可能也会因为科技的发展而下岗。这个问题您的观点是什么?

其实我被邀请做过很多次这种发言,人工智能我还蛮有发言权的。之前的我在中金在线的时候,中金在线是做投资顾问的,主要是股票类、公募基金类的投资咨询。投资咨询就是人工智能所谓智能投顾的原始版吧。那时候我做CTO,我主要的任务就是被我们老板被派到满中国去找人工智能团队试图收购,人工智能团队投资策略设计宣传的有科学的有不科学的。

回过头来看,我们国家A股市场相对比较非理性,我们可以配置和管理的工具太少,指数类的基金太少,可以用的金融工具太少,你只能用买股票、指数基金证明你在玩,很难说做到一个比较精巧的大类资产的东西。以前招行出了一个摩羯智投,摩羯智投的作者曾经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国外的期刊上,它里面讲到说,在美国九大类资产有一个非常稳定的观念因子,我配什么资产、怎么配,跟现在的经济形势、股票状态、汇率环境,我怎么去构建这个东西。

但在中国一定要说股票和债券之间的关联因素是什么我觉得你肯定说不出来,这跟汇率挂钩,汇率是什么走向你能预测吗,还没有人能预测这个东西。所以这个东西中国的现状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到美国去,美国排名前几位的基金大部分都已经上智能投顾了,基础策略形成、投资策略的调整随着市场动态发展的这套东西已经成为技术可跟踪、可管理的了,我认为这算是机械投顾的一种形态。

人工智能是什么东西,你随便问一个人,说你给我举两个人工智能的例子,第一个是AlphaGo把李世石打败了,另外一个是弄一朵花,照一张照片就知道是什么花,坦率说人工智能在应用领域的发展还比较浅。人工智能里有一个机器学习的策略,有培养自己、训练自己的一套函数,现在这个东西真的跟金融行业里的东西结合我觉得还处于早期,并不是很成熟,虽然大家吹得很厉害。甚至有很多宣称用人工智能的东西它背后没有用人工智能,是一种机械智能的升级版而不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真正要判断一些比较精确、精细的决策点是比较复杂的,未来肯定是非常好的,但现在看到的都是猪鼻子插葱。而且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和金融的结合我认为还是在发达国家,因为它有一个非常好的田地,比方说人工智能有所突破、有新理论新体系,你放在美国金融市场,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稳定、可追溯的环境下,学习出来的东西才是对的。

所以我觉得在欧美非常好,而且有大量大数据长期在积累,然而在中国时间还是早了点。我一看到中文的人工智能,我觉得你根本没有足够的样本空间、样本量和数据证实你是非常好的,我觉得这是跟我们金融市场的规范化、理性化共同成长的一件事。市场走向完全成熟理性后的两到三年之内,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你拿现有的数据去算,算出来肯定是搞笑的。

我还是认为先进的技术和手段肯定会投入使用,而且正在发展中,我们现在离人工智能有点距离,把机械投顾这个东西做到极致,这是目前最好的,人工智能再加上去后,会把机械智能决策的科学性变得更高。现在哪个基金不需要人去干涉,将来机器替代人决策才是最难的,也是未来的核心点,我们未来也会努力去做这块,但我们对它是审慎的态度,不要高估了现在,低估了未来。

6、前面谈了很多关于人工智能这块,数禧科技在智能投顾这一块有在做项目或相应的研究吗?

理论上狭义的智能投顾的定义还是基于公开市场的标准化产品为基准的,因为公开市场标准化产品的工具以及资产类别的关联度的准确评判很难做出来,所以我们只是参考性的一个东西,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全市场品类的资产。

在中国在财富资管行业,老实说你要去买公募基金或者公募基金组合其实是件比较尴尬的事,公募基金虽然是个标准化工具,你个人选择很难,你靠基金经理去选也是在撞运气。你真正去到一些具有量化对冲能力,有自己的投资策略的一些公司,它往往会以私募的方式来搭建这个架构,因为它在输出智慧,它要赚更多的钱,而不是教会你怎么弄就算了,这个东西是有价的。

公募基金经理关注的往往是他自己的底层资产和选择的基础策略,在这之上是有一层智能投顾价值的。但相对来说风险高、门槛高,更多是进入高净值客户人群,或者说专业投资人群,私募其实是有非常大的空间的,我们关注的是这块。

你的基础资产作为portfolio的基准和基石的时候,你的架构怎么搭,你的积木怎么建,随着时间怎么去调整,现在我们在做。好处是这个行业资产最难的是获取、时间和筛选,如果这三关已经过了以后,再加一个时效性,这个资产已经成为随时可以获取和配置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做的智能投顾策略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在中国智能投顾要考虑很多因素,这些因素一定是基于数据的详实和资产的信息和它整体机会的获取,否则你就要做一个屠龙之术,我要把龙剁成六块,可是我找不到龙,所以说做这个行业还是要理解整个资产文化、体系背后代表的东西。老实说,人工智能这个东西一定在智能投顾里起作用吗?我觉得还比较远,这更是未来的。我们大量的非标转标、资本市场标准化往前走的话会带来这样的发展。

我们帮助很多客户去建立portfolio,其实这个能力信托有、券商有,很多私募的量化对冲也有,FOF也有,MOM也有,但是大家方法论和体系套路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是努力去建立一个标准的规范化产品模型,大家能够在同一个层面上理解判断同一件事情,形成一个有效基础,这样每家的投资策略、方法论可以在这上面碰撞,最后形成一个优中选优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来做,我觉得这样是比较务实地去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我从哪里找来一个人工智能的公式,你就行了。

很多科技的发展就是考虑到你的现状、体系,否则就变成一个乌托邦的工具,毫无价值。

7、数禧科技在网上也有很多报道,很多评论文章说到这个机构,他们很喜欢拿美国纳斯达克已经上市的SEI来做对标。数禧科技跟SEI是不是有一些相似的地方?相比之下两家机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我以前在诺亚的时候代表诺亚去跟美国的机构去谈过,一个是嘉信,一个是LPL Financial。嘉信其实更像是一个线上财富公司,只不过是走线上渠道的,同时服务了很多小机构渠道。本质上来说它是个财富管理公司,LPL Financial往前走了一步,它更加平台化,但它平台化以后,服务的原始资产更多的是保险、企业年金、养老金这种相对来说没有风险、没有资产获取困难,属于服务低风险小型客户。

真正说进入到专业投资者,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这个领域就是SEI,因为SEI是把自己定义TAMP(Turnkey Asset Management Platform),其实就是一站式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因为资产管理不像卖保险那么简单,对资产的获取筛选、甚至于说每个顾客相对比较独特的需求的配置,因为之前谈的几个C端是非常小的,我是产品导向型,我有产品卖给你满足你需求,但是到了SEI这个层面,理财师的作用慢慢开始变得大了起来,因为他们要为客户做买方顾问帮助客户构建他的portfolio,帮助客户去完成资产增值保值的目的还有附加的财富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肯定不满足于你就卖保险给他,在中国获取一个客户的成本很高,卖两个保险不是浪费吗。所以这个时候你要去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很多小机构全部解决是没办法的,你不可能自己搞一个资产管理公司什么东西都装着,连高盛、花旗都做不到,他们也得把自己拆分,把自己放到一段,不能放到一块做。高盛的财富部门和资产部门不是贴在一起,不像中国搞自融,很多自己产自己卖给自己人。大家肯定要分离,各司其职,做资产管理、出投资策略的资产端和服务客户,帮助客户做买方顾问这种需要个性化工作的肯定要分开。

(理财师)这个工作被替代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是很独特的。另外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客户不可能整天泡在手机上,他需要一个跟他差不多的人来做判断、做理解、做支持,通过两个人的磨合来完成。SEI就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首先它是做技术起家的,为理财师客户做了很多系统,在系统上做事情有一个好处大家的对话口径是标准的,把沟通成本、交易成本显著降低。

第二个部分就是要解决信任成本的问题。我的交易成本是很低,但这个东西我能不能买、该不该买,这时候理财师起很大的作用,在交易成本很低的地方,把信任成本再降低,交易机会就会大量出现,而且交易的安全合规和未来的回报预期风险会显著降低,对他来说是几方都受益的事情。SEI就是搭了这样一个平台,用这个平台去服务几端,大家各司其职,在这个平台上完成技术对接和一方面的资产获取、筛选识别和交易结构的搭建,另一方面服务客户、研究需求,构建portfolio。

这样两边的量一下大起来,这样整个平台实现的东西就非常好,这是SEI在做的事情 。SEI在全美应该是排第三,排名第一的很有意思,叫SSC。SSC是另外一类,他们更像恒生,专门给银行做系统,全美前二十的银行,有十七个是他的客户。

SEI就专门做财富管理,财富资产管理机构的中小机构。SSC就比较low了,主要是公募基金加保险,。因为银行的客户经理素质普遍比较低,虽然客户量很大,但是都是三五百美金或者几千美金拿来理财的。

SEI的理财师本身也是比较高端的,客户也比较高端,资产风险更高,投资机会更加稀缺,交易架构更加复杂,需要更强的时间获取和判断能力,正好把人的能力和系统的能力以及资产本身的稀缺性和时效性放在一起成就了SEI。

就像XX在干SSC的事情,我们在干SEI的事情,XX可能是纯技术,我们是技术加技术业务一体化,两件事情一起往前推动,还有大数据力量,通过大数据路径,从纯技术平台对接走向技术加业务双能驱动的东西。当然业务也是有我们的机构用户来完成,我们是做技术驱动这一环的。

8、中国近几年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很迅速,不管是前两年诺亚、钜派,包括后面出来的恒天、新湖这些机构,最近两年又有很多家族办公室冒出头来。您认为未来几年这个行业的格局会往什么方面发展?会有很多很多小山头立起来还是逐渐变成一种三国鼎立的状态?

我觉得这个问题有一个出发点,任何时候永远要以客户为中心。不是说这个行业怎么发展,而是从客户的角度来说,什么样的行业形态最能满足他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求。不然全中国就剩下一家公司好了,好得不得了,全垄断。

但是你从客户角度来看并不是,这对他是一个灾难。跟客户的分解也是有关系,如果大家都是要投一万两万三万的人,恐怕真的是P2P、普惠金融是最好的,理财师也不要服务了,还要成本,你也不要往P2P机构门前一坐,倒赔时间成本。

反过来说,资产也是这样子,高风险的资产不能卖给三万五万的人。要回归金融本质,因为定价是金融行业最不能回避的东西,因为它管死了市场化定价是假的,市场上出现大量非法套利而且你没有办法。如果你不管它,大家哄抬物价,把市场弄得一塌糊涂。

所以我觉得监管也很痛苦,一抓就死、一放就乱。但是从这几个前提来看,未来的发展是怎么样的,我们的观点是这样的,有几家已经做得很好,他们面临的问题是他们可能转变为一家金融机构,变为一个类银行。XX已经是个影子银行,它不要任何金融机构的帮助就能把全链条全做掉。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只要他有良心这对融资方是非常有帮助的;不好的地方是如果它心歪了,它的破坏力是非常强的,会面临失控和道德风险的问题。你已经有了金融机构的能力但你还是披着非金融机构的外衣。所以未来它可能转变为一个新的类型的金融机构,或者说新的财富管理机构。

另外的话更多的我还是倾向于会像美国,市场化力量越来越强以后,从国家的打法来说,从底层的资金流动到反洗钱这块一定要捏在金融机构手里的,任何机构在托管这个层面一定要去到金融机构,尽量是国有的,非常有背景、可靠的,在这之上,大家控制的实际是交易流和信息流,资金流实际上是在可控制范围之内流动的。

到这个层面上就变成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决定客户会上哪去扎堆,这就带来另外一个问题,这个行业里的人暂时是替代不掉的,几千万的投资决策不是说在APP上点两个按钮就完成的。服务能力带来一个问题,越大就越不经济,按道理说有私人银行在还有财富管理机构什么事?

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私人银行不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吗,它的现实问题是品牌和资产隔离,但更多的客户是因为不满意离开银行私行。不满意的原因第一是服务不到位,第二可能能获取的资产和产品的丰富性和价值不同,而且你是一家之言,我还要到市场上去看。所以我们真正是为买方做事,而不是把你看成我的客户,我怎么样薅你羊毛,客户他会更加喜欢能够为他做好配置、选择、判断的,所以未来量就不会太大,太大就不经济,大量用人的都是规模不经济的,用到技术是规模经济的。

我们一直认为将来的发展包括中台、产品端其实可以用技术替代,但是理财师是替代不了的,技术可以给他最好的装甲和工具,但仍然是逃避不掉的。客户也是,我可能不愿意跟二十万客户挤在一个池子里,被人割韭菜,而是喜欢有独特性的东西。就像老百姓不会没事往三甲医院堆,尤其是你有钱了更不乐意。所以未来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广,而不是越来越收,美国这么发达,所有人都去一家医院看病,不可能的,反而是遍地的牙医诊所,甚至是家庭医生都会出现,人家到你家来看病,否则你跟穷人有什么区别,所以这种服务型机构肯定会越来越多。

大机构起点的客户肯定是一千万、三千万以上,再小的客户服务成本hold不住了,反而是小型机构服务成本低,我的收入和我的回报直接挂钩,我不会再拿这个钱进行品牌推广,比较灵活。在美国很多家族办公室、理财机构,IFA有10几万到25万家之多,原因是很多客户是需要这样服务。

所以未来这类机构肯定会大量出现,变成一个金字塔形状,你做到顶端肯定是比较难的;做到中间你的产业链要多加几段,对通道的能力,对大型FOF能力的,对资产有定价溢价能力;最下面的你可能不能溢价定价,因为你的量比较少,客户也比较小,需求比较分散,但是你为客户做买方顾问,帮助解决问题,只要累积到一定量,在你的服务范围内,给客户最好的体验、回报,对客户来说价值就非常高,他就愿意在这里做。

所以,从客户的需求来看,一定会走向这样一个过程。随着我们金融市场向美国式监管、美国式体系的前进和学习,我们的客户会更愿意相信小型的机构。

我觉得三国鼎立不现实,越大的市场空间越难出现垄断和市场联盟,整个市场化定价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空间。